2006-06-02
AGF考驗中國汽車研發實力
中國汽車行業近五年來,平均每年以24.5%的速度高速增長。據相關資料顯示,2005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900萬輛,已經遠遠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汽車大國。在此基礎上,兩會更是將中國如何才能由汽車大國轉為汽車強國作為重要議題。同時,這一命題也將會是接下來20年內中國汽車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對此,汽車行業專家分析:汽車大國距汽車強國其實只有“一步”之遙,汽車行業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嚴重制約這“一步”的關鍵所在。
中國汽車行業老前輩郭孔輝曾經說過,中國要成為汽車強國,必須有自己優秀的品牌和自主研發能力,特別是在發動機、底盤、電子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
在國外,一些知名汽車生產廠商為了補充自己在實驗室中的研發能力、在實踐中測試汽車發動機、底盤等零部件的綜合性能,通常采用為國際知名方程式賽提供賽車整車或者是賽車零部件。因為賽車與普通車相比,對汽車的發動機、零部件等方面要求更高,對汽車整車性能也要求更佳。以F1比賽為例,就有像豐田、雷諾、法拉利這樣汽車廠商先后為其提供專業賽車,將絕大多數的科研工作集中在賽事上,這也成為歐美日汽車工業發展的普遍規律。
由此看來,要真正提高國內廠商的自主研發能力,必須走出實驗室,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投放到賽場,或者更為高級的比賽中來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途徑。如果說,F1還沒有中國企業的機會,那么,作為國內唯一最高級別的方程式賽事、同時也是國人自己的賽事——AGF,不失為驗證國內汽車企業的研發實力恰到時機地提供一個良好的載體。
記者了解到,此次AGF大賽的賽車全部由國內著名汽車企業——吉利集團提供,賽車的安全性能、車架、發動機、變速箱、車身設計等方面,都達到國際方程式賽車先進水平。吉利集團掌門人李書福表示:為國人自己的賽事提供吉利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的賽車,不僅是中國汽車運動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作為AGF賽車的提供方,這對企業自身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推動了企業在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方面的發展。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賽車可以驗證很多新技術的應用,新材料的應用,更可以測試汽車零部件的性能。AGF賽事,不僅可以給吉利汽車的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帶來很好的試驗平臺,更可以借此考驗像吉利這樣民族品牌的整個汽車行業的研發實力。
中國汽車企業只有提高汽車的研發實力,并且不斷進行自主創新,這樣企業最終才能夠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同時,企業才能在汽車行業具有核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也只有這樣,中國汽車才能真正實現“走出去”的戰略,并進一步促進中國汽車行業全球化,更加促成中國由汽車大國迅速向汽車強國的成功轉變。
縱觀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中自主創新的艱難旅程,我們不難看到,只要中國民族品牌的汽車人始終堅守必勝的信念,在發展過程中既注重“學人所長”, “創己之優”;同時,致力于打造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那么,我們就能夠在汽車大國的基礎上,真正消除將中國打造成為汽車制造強國的“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