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9
繼歐美、東亞之后,在國內成功替代某知名品牌后
繼在歐美、東亞等國際配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后,軸承公司在國內主機配套市場亦有突破性進展——日前,獲得一汽某汽車明年的合格配套供應商資格,雙方還簽訂了新產品開發、技術協議和供貨協議。這意味著包括軸承在內的萬向汽車零部件產品將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與一汽集團進行合作。 對于軸承公司而言,更有歷史性意義的是,“QC”品牌的軸承將由此開始替代一汽某車型曾經使用30多年的國內另兩只老牌的名牌軸承。
一汽集團,這家世界級的生產企業,也是國內老牌的汽車廠家,一直來延續著振興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使命。一汽某汽車銷售、生產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僅圓錐軸承年采購量就達到2億多元,被列入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國內大型主機廠配套,質量達標,一直是國內眾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關鍵目標,也是國外主要競爭對手覬覦的焦點。為進入一汽配套,軸承公司一次次的努力,但都沒有成功。去年年初,公司以總經理沈華川為組長成立了項目小組,并明確分工,積極開展與一汽的聯系工作。在主機配套項目主管人員帶著樣品初次與客戶接觸時,因為對產品缺少了解更談不上信任,客戶表示以后在適當的時候再進行洽談。就這樣委婉的謝絕了。 為使項目有實質性進展,在之后的時間里,項目主管人員分別與一汽技術中心、車橋廠、集團公司、汽車廠等多方面進行接觸聯系。只要有機會,就與客戶進行交流溝通,但起色不大。在客戶一次次客氣地回絕中,項目主管人員并沒有氣餒。他們一次次的總結分析,改進完善,積極跟進,深入全面地了解客戶配套信息,對比客戶目前軸承的質量狀況。
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頭腦。今年年初,一汽技術中心傳來消息,他們在道路試驗過程中發現國內一知名品牌軸承碎裂,希望軸承公司能迅速提供樣品。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沈華川當即下令,時間上必須趕在國內另兩家知名品牌之前送樣。 于是,當天夜里就開始試樣。各崗位的員工日趕夜趕,終于在45天內完成試樣產品,并空運發出。 客戶接到軸承公司的樣品后,非常驚喜。他們后來說,軸承公司比其它兩家軸承廠足足提前7天完成試樣任務。這樣,首先在時間上就獲得了客戶的第一好感和最初的信任。 接下來的競爭依然在3家之中進行。對于臺架試驗及道路試驗,客戶要求必須通過。那兩家競爭對手在臺架試驗的對比中在4萬轉的時候都出現了異常,沒能過關。“QC”軸承在臺架試驗中達到8萬轉,達到客戶要求,一次性順利通過。
4月,客戶要求軸承公司開發7個大型號的圓錐軸承新產品。經過45天的緊張試制,新產品全部如期完成。客戶對軸承公司的高效率、高質量和良好的服務感到非常滿意,隨即進入強化試驗和路試。
又是4個月后,與軸承公司簽訂了小批量供貨協議。7個型號新產品全部進入小批量試裝,為客戶的國產化項目配套,替代了他們曾經使用了30多年的其余兩大國內老牌知名品牌的軸承。這樣,對軸承公司的行業地位無疑是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擴大了“QC”軸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面對此次獲得的明年批量供貨資格,以及客戶要求的更多車型、型號軸承的開發,沈華川要求,“必須先將已經配套的產品做精、做細、做大,在市場中打響品牌,站穩腳跟,我們才能在更大范圍的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半步前功盡棄。正處在成長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無論是面向國內國外哪一個市場,都需要一個強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撐起其發展壯大的脊梁。軸承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基地產業群中的一家軸承主營公司,一直秉承萬向的企業宗旨,“為顧客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利益,為員工創造前途,為社會創造繁榮”,將以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 (王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