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Information
2006-04-04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汽車行業的另一主戰場零部件產業的競爭也是玄機無限。頻繁的關稅減讓、整車價格競爭導致的成本壓力傳遞、全球采購新規則的逐步實現,國內零部件產業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國內整車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零部件生產企業如何強化自主研發、大力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已成為零部件產業的當務之急。
“按圖生產”制約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零部件產業一直依附于整車,各企業生產也一直是按整車廠提供的圖紙生產。據有關資料統計,22年前,當桑塔納剛來中國的時候,國內零部件企業能夠提供配套的只有輪胎、收音機、喇叭、車外天線和小標牌,僅占其零部件總量的2.7%。
我國零部件產業長時間的“按圖生產”,以及由歷史原因而形成的零部件與整車廠的封閉配套關系,致使我國零部件產業雖經20余年的長足發展,仍然規模較小、研發能力薄弱。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04年世界零部件產業巨頭博世公司年銷售收入達到411.48億美元,而當年國內零部件老大萬向集團的年銷售收入僅為208億元人民幣,企業規模尚不足博世的十五分之一。
“按圖生產”也正在抵消我國零部件產業原本引以為豪的成本優勢。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國最成規模的上海汽車工業國產零部件平均配套價格,比國際市場FOB價格(離岸價)要高出35%—40%。如果維持現有的生產規模和水平,在入世過渡期后大部分國內零部件企業將只能保持微利,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將面臨虧損或生存危機。
與此同時,由于國內整車企業連續打價格戰,逐年降低采購成本,零部件企業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利潤空間日益稀薄。而國外的競爭對手又不失時機地前來發起挑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外資在我國投資的零部件企業已達千余家,國際著名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如德爾福等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
“沒有一個強大的零部件產業,就不可能有一個強大的汽車工業”。對正處在成長期的中國汽車工業來說,無論是面向國內國外哪一個市場,都需要一個強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作支撐。對此,長安福特技術副總裁王兵直言不諱:“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投放新車的時間,要比國外成熟市場晚6至8個月,而5年前要晚上2至3年。幾年后,國內國外將會真正實現同步上市。再過若干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真正成為世界市場的標桿,引導車市潮流。整車行業如此,零部件產業更是如此。而這也必將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主研發勢在必行
如果說我國零部件產業傳統的“按圖生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嚴酷的市場競爭的話,那么強化零部件產業的自主研發,就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實際上,我國零部件產業現階段的“按圖生產”模式,只是世界零部件產業發展的一個“特例”。從發展趨勢上看,國外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具有了組織集團化、技術高新化、供貨系統化和經營全球化的新特征。其中,零部件全球采購、系統配套、模塊供貨已成為潮流。
據了解,目前世界各大汽車制造廠的零部件自制率都在30%左右,如福特為38%,克萊斯勒為34%,其余零部件則以產品質量、價格、供貨條件面向全球采購。而與他們配套的國際零部件產業巨頭都參與了這些整車廠的同步開發設計,根據整車需要供應系列化、模塊化和配套產品,實現了同步開發甚至超前開發。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零部件產業只有形成自主研發能力,才擁有參與跨國汽車公司全球采購體系的機會和資本。
值得關注的是,對我國零部件產業來說,要想獲得自主研發的能力,就必須擺脫既有的“按圖生產”模式,構建零部件與整車的新型合作關系。而一些高起點的年輕企業已經初步做到了這一點。日前,福特汽車就在其合資公司長安福特的200多家供應商中進一步推廣了“福特C3P系統”。據王兵介紹,福特C3P系統是福特公司開發的一套用于整車研發的軟件管理系統,零部件供應商通過與長安福特、福特公司之間的數據交換,能夠做到與長安福特整車廠同步的設計變更或技術變更,在提升自己的設計研發能力的同時也將大幅降低研發費用,從而提升供應商在零部件行業的競爭力。
零部件與整車之間,其實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只有零部件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得到提升,整車企業的自主創新才有飛躍的可能。據王兵介紹,通過C3P系統,福特及其配套商對一個新車型的開發周期,從原先的36個月縮短到12至18個月,新車開發的后期涉及修改減少了50%,原型車制造和測試成本也減少了50%,節約了2億美元開發費用,投資收益率也提高了30%?!岸L安福特引入C3P系統,就是想通過提升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加強長安福特自身的研發,最終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價值,達到真正的雙贏”。